秋意渐浓,9月初的苏州依然焕发着蓬勃生机。为进一步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动环保理念深入商业一线。9月3日,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北寺塔社区联合区人社,红十字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退役军人志愿者,网格员,青年志愿者,帮办代队伍,主动走进辖区各主要商业街道,开展了一场面向商户的“垃圾分类,你我同行”主题宣传走访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指导,全面提升辖区商户的垃圾分类意识与实操准确性,压实商户作为垃圾分类责任主体的责任,携手打造整洁、优美、文明的商业环境,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活动前期,社区做了充分准备。社工们针对商户经营业态繁杂、产生垃圾种类多样的特点,提前梳理了餐饮、果蔬、服务等不同行业常见的垃圾分类重点与难点,精心准备了涵盖分类标准、常见误区、法律责任等内容的醒目提示海报,确保宣传内容实用、精准、易懂。退役军人赵师傅说:“作为一名老兵,‘保护环境’就是我的新战场,垃圾分类,就是新的军令!我带个头,保证完成任务!”
走访过程中,社区社工们两人一组,沿着繁华的街巷逐一入户。“老板您好,我们是北寺塔社区的社工,今天过来跟您分享一下垃圾分类的注意事项,也看看您店里分类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亲切的问候和明确的来意,迅速打开了与商户沟通的话匣子。社工们统一着装,佩戴工作证,展现着专业与友善的形象。
展开剩余57%在餐饮门店,社工们重点关注后厨和就餐区域的垃圾桶设置,详细讲解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可回收物的区分要点,特别强调油水分离、规范投放餐厨垃圾的重要性,并关联食品安全进行说明。“以前忙起来可能就没分那么细,听你们这么一讲,确实得注意,这对后厨卫生和自己都有好处。”老大坊店主感慨道。
在水果店和生鲜超市,面对大量的果皮、纸箱、泡沫箱、塑料膜等,社工们耐心指导如何区分易腐垃圾、可回收物与其他垃圾,并建议商家将纸箱、泡沫等可回收物整理叠放,联系资源回收企业,实现变废为宝,减少垃圾总量。“这些纸板捆好了能回收,既环保还能有点小收益,以后我们肯定注意。”店员们表示认可。
除了知识普及,强化主体责任是本次宣传的重点。社工们向商户负责人明确传达了《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强调作为责任单位,必须按要求设置分类收集容器,指导员工正确投放,并保持责任区环境整洁。社区也将建立定期巡查和反馈机制,对表现良好的商户予以鼓励,对落实不力的进行督促整改。
“门口环境好了,顾客体验也好,我们做生意也舒心。垃圾分类是该做好,也是为我们自己好。”许多商户负责人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承诺会积极配合社区工作,落实店内垃圾分类管理。
此次北寺塔社区社工走进商户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商户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率。它变被动宣传为主动服务,变泛泛而谈为精准指导,切实解决了商户在分类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商户参与社区环境共建共治的热情。
下一步,北寺塔社区将继续发挥社工,网格员等多方力量,探索建立“商户垃圾分类互助小组”等长效机制,持续巩固宣传成果,推动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内化为商户的“日常习惯”,共同筑牢社区环境建设的商业基础,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美丽苏州贡献力量。
发布于:江苏省凯狮优配-加杠杆股票-炒股如何开杠杆-在线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