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电视媒体上透露,美国正在就为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一事进行审议。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诸如“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可以打击莫斯科的攻击性武器”一类的论调不绝于耳。但所有关于万斯此番论调的讨论,几乎都忽略了一个最基本也是最具决定性的问题:
美国到底有没有“战斧”巡航导弹能提供给乌克兰?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美军的巡航导弹库存数量根本不像外界普遍猜测般能应对一场世界大战,反而不但数量长期严重不足,甚至都可以说是捉襟见肘。
作为设计于上世纪80年代、已经停产五年的老旧武器,“战斧”几乎在冷战后期至今美军的军事行动中“打满全场”。然而要命就要命在这个“打满全场”上——作为一种“吃库存”的武器装备,“战斧”长期以来一直是打一发少一发,而且入侵前南联盟的空袭行动、第二次海湾战争、入侵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中都没少打“战斧”,短短二十多年里发射了超过2000发。即便算上这期间补充生产的数量,目前美军库存的“战斧”巡航导弹也只有4800发(据彭博社数据),这还是没考虑库存的“战斧”大多数为舰射型,陆射型的数量满打满算不到一半。
而即便美军真能向乌克兰提供2400发“战斧”,且不论乌克兰方面培训使用人员并完成发射部队组建也需要时间,光是这2400发导弹能用多久都是个问题——根据统计,俄乌冲突开始至2024年年底俄军已经发射了超过2300发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考虑到目前乌军需要打击的俄境内纵深目标数量远超过俄军需要打击的乌军目标,如果乌克兰获得“战斧”,其消耗速度将远超过俄军的导弹消耗程度。
如果再考虑到“战斧”没有隐身能力、俄军又具有远比乌军更好的防空和反导作战能力,预计乌克兰若获得“战斧”其消耗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区区2400发“战斧”能打几个月可想而知。
更要命的是,就算只有“压箱底”数量的巡航导弹,美军库存中能拿出来直接打的导弹数量也要打个折扣。由于“战斧”是一种服役快四十年、已经严重老化的装备,很多“战斧”或者年久失修或者因接近服役期限而状况不佳。
2023年,美军在相关报告中指出,当时美军库存的巡航导弹中有超过30%因零件停产而既无法修理也无法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军满打满算也只能向乌克兰提供不到1700发状态完好的陆射型“战斧”,如此看来乌克兰能获得的远程攻击能力就更加有限了。
所以,目前关于万斯就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一事的关键问题,不在于美国是否会给,而是给了也没什么用——从美国能提供的巡航导弹数量来看,指望“战斧”对俄罗斯构成代价难以接受的损失可能性微乎其微,更遑论能改变俄乌冲突局面。
我们甚至可以“恶意揣测”,如果美国确实向乌克兰提供了相当数量的“战斧”,其背后应该另有目的——通过脱手一批表面具有攻击性,实际上无论是数量还是性能都不够看、甚至可能包含大量根本没法使用的故障弹,美军既可以堵上乌克兰要求提供军事援助的嘴,又能摆脱一部分无法有效使用的负资产、同时以“巡航导弹数量见底”为由倒逼美国国会通过可能的研制新一代空射对地攻击武器、或批准增产当前服役的巡航导弹等武器的法案。而无论美国提不提供巡航导弹,对乌克兰来说,其实都没什么实际好处。
凯狮优配-加杠杆股票-炒股如何开杠杆-在线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