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名55岁的男性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伴泛酸,呈间断性,每次持续15分钟~30分钟,每天4次~5次,上腹部明显,可忍受,饭后稍减轻,无恶心、呕吐、胃灼热、发热、胸闷症状。患者自行服用奥美拉唑,症状有所缓解。1个月前,患者腹痛加重,伴恶心、呕吐、泛酸,到当地医院中医科就诊,服用中药(具体不详)后效果欠佳,反复左侧腹痛,每天3次~5次,每次持续10分钟~30分钟。
上消化道造影图
近日,为求进一步治疗,患者来到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门诊以“腹痛待查”将其收入消化内科三病区。1个月来,患者的体重减轻约5千克(入院时体重45千克,身高165厘米)。入院后,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彩超检查结果提示:疑似胡桃夹综合征(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约8度,左肾静脉远端内径宽约10.5毫米,近心端较窄处宽约1.3毫米)。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增强检查结果提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略小,左肾静脉近侧管腔较细,远侧管腔较粗。综合其他检查结果,医生考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给予对症保守治疗。患者在症状好转后出院。出院后21天随访,其腹痛、恶心症状明显缓解,体重增至51千克。
展开剩余44%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指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小,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导致梗阻。其急性表现为十二指肠梗阻症状与体征,慢性表现为长期腹痛、早饱、厌食和呕吐,体位变化时影响大,仰卧位时加重,俯卧、膝胸位或左侧位时缓解。
X线检查可见:十二指肠水平部钡剂中断呈“笔杆征”;近端肠蠕动频繁或逆蠕动,胃和近端十二指肠扩张。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可见: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解剖位置、十二指肠梗阻情况;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减小(<22度),间距减小(<8毫米);十二指肠水平部受压、狭窄。通过CT增强扫描,可排除小肠梗阻、肿瘤、炎症及肠系膜缺血导致的巨十二指肠症。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通常是首选方法,主要包括营养支持、体位调整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则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营养状况和恢复正常的肠道功能。(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
发布于:河南省凯狮优配-加杠杆股票-炒股如何开杠杆-在线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