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若瑜于1915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二里乡,参加了长征。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八路军胶东军区参谋长,此文为其口述回忆。
1944年,胶东军区在山东军区统一部署下,组织了第一次全区性的局部反攻战役一—秋季攻势。战役目的是扩大解放区,缩小敌占区,改善胶东局势。
战役从8月初至9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二阶段是从8月上旬至8月下旬,由军区直属第十三团、军区特务营在南海、西海军分区独立团和地方部队、民兵的配合下,以改善南海、西海军分区的局势和恢复大泽山根据地为重点组织战役。我军胜利地完成了这个战役计划,达到预期的目
的。8月下旬主要在东海军分区拔除日伪军坚固的水道据点,以改善东海军分区局势为重点来组织战役。
水道是一个300余户的小集镇,在牟平县以南约20公里。它是日伪插入我根据地中心的一颗钉子,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水道据点是日伪控制我垛山,昆嵛山的战略要地,又是日军“扫荡”我青(岛)烟(台)路东的屯军基地,还是掠夺我矿产资源和农产品的据点。1940年日军占领水道后就开始修筑工事,配有迫击炮,机关枪、掷弹筒,毒气罐等各类武器装备,常驻日军一个加强小队40来人。
这个日军据点设在水道村的东北面平地上,占地1万多平方米,筑成一座四方形的围寨,围墙高达6米。在它的东南角和西北角各修一座高达10多米的4层圆形碉堡,在围墙、碉堡外设有5层附属防御工事:第一层鹿岩宽10米左右;第二层壕沟宽3米深,2米,其中储水1米深;第三层单列铁丝网高3米左右、悬挂瓶瓶罐罐;第四层屋脊形铁丝网,高3米,宽10米;
第五层贴近围堡的壕沟宽约3米,深4米以上。在两道壕沟之间密埋着削尖的竹木桩子。整个附防御工事纵深达50米以上,全由围堡里的火力点控制。
此外,伪军据点设在水道村和水道西山两处,共驻一个伪军大队200多人,还有伪警40多人。伪军与日军
分驻,各建围堡。水道村伪军据点在围墙上修了3座碉堡,在街中心又建4座四方形的砖碉。驻水道西山的伪军中队修筑了由两个碉堡构成的据点,同样设置多层附属防御工事。从而构成以日军据点为中心的集团据点,号称“铁打的水道”。
由此可知,攻打水道日伪据点在当时我军尚无平射炮的劣势装备条件下,的确有很大的难度。
然而这颗钉子”如不拔掉就会给我根据地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军区首长决定攻打水道,就把这项组织指挥的任
务交给了我。由于我当时正负责军区司令部工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比较熟悉,有完成任务的有利条件。
接受任务后,我于8月2日下午立即召开司令部办公会议、传达军区首长指示,与会者纷纷请战。是晚我向十六团团长江燮元传达作战意图和交予该团三营的任务,要主营营连干部速于3日上午8时到军区受领任务;同时草拟给东海军分区电报送军区首长签发。
8月3日上午8时,十六团三营副营长张超(该营缺营长)、七连连长周德胜,八连连长江云山,九连连长毕立三等到朱吴村军区司令部接受任务。我向他们传达了军区首长的命令:由我指挥三营在东海部队配合下负责攻取水道日军据点。我在地图上具体介绍了水道目伪军的兵力、工事、惯用术和其斗为的计:东海军分区除以一个基本营和牟海独立营配合三营攻占水道据点外,其主要兵力由刘涌司令和仲曦东政委指挥在牟平以南狙击敌
人援兵、保证我进攻水道任务的完成。
许世友司令、林浩政委、吴光华副司令等也都非常重视并亲自过间水道攻战的问题,要求在8月20日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张超副营长接受任务的当晚,即率领七、八、九连连长去水道进行战术侦察,得知新近从烟台增派40来名日军至水道,正在抓民夫抢修工事,并获悉日军围堡中心还有一座比碉堡底座大、有半截碉堡高的炮台,是迫击炮、掷弹筒发射的阵地,其下面还是个暗堡。日军碉堡白天用复哨,夜间用半个班的兵力放哨,如有动静即行射击。其它工事设施同我军所掌握的情况一样。另据内线报告,日军据点还装备相当数量的毒瓦斯罐。
于是三营干部回来后立即建议:由地方部队和民兵扰袭敌人据点,干扰其修筑加固据点工事,并以此麻痹敌人。并对各连任务进行部署:七连攻日军东南面大碉堡,八连攻西北面大碉堡,九连为预备队。
各连根据任务进行编组及各项准备。如根据敌壕沟之宽、深度制作木桥;根据碉堡的高、强度包装炸药,制作爆破杆。接着三营组织各连战斗组长以上人员进行第二次侦察,又发现敌人在增加碉堡底座的厚度,并用砖石砌成高、厚均2米的防护层。
8月20日,我向军区首长汇报已完成进攻水道的作战准备,请求指示。许司令,林政委批准于8月24日晚23时发起战斗。要求东海军分区部队于同日晚23时前进至牟平城南的赤坎完成打援的部署,确保十六团三营攻占水道。
8月22日,我随十六团三营从埠后村出发。23日拂晓前进至水道西南约30里的牟海境内与东海独立团第一营和牟海独立营会师。我即向他们分配任务;东海独立团第一营在内线配合下担任解除水道伪军警武装,并监视水道西山伪军据点,保障十六团三营强攻水道:牟海独立营在水道西北5公里处担任通向牟平方向的警戒,并与东海独立团取得联系,阻止日伪军由牟平南下增搜水道。我随十六团三营营部。
8月24日,参战部队紧张地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如炸药、爆破工具、手榴弹、土制防化战剂口罩、着装等等。地方党政参战人员和民兵、民工的组织工作,电台联系,敌工情报的核实(原增加40来名日军已返烟台,据点仍是38名),伪军策反工作的成熟等等;午饭后,我要求全体参战指战员抓紧时间休息,然而迎战心切的激动使他们无法平静,个个磨拳擦掌,急切盼望战斗快打响。
好不容易盼到19时30分钟,夕阳西下,我们才从驻地沿着乡村小径向水道进发。22时40分钟,我进攻部队隐蔽地进入各自准备进攻的位置,周围一片寂静。
这时,我敌工人员已通过内线引导东海独立团一营(欠一连进入村内,迅速解除正在酣睡的伪军警武装。
23时,我十六团第七、八两连分别向日军碉堡发起进攻,一场攻坚战打响了。敌人据点炮火猛烈,我军用仿制的“九二式”步兵炮抵近射击,可是该炮的制退器和炮栓均出故障,只好仍用传统办法用炸药直接爆破敌碉堡。面对残暴的日军和设防严密坚固
的据点群,在没有平射火炮的条件下,仅靠指战员的勇敢机智冲过敌人火力控制的重层防御工事实施爆破据点,其困难可想而知。
战斗开始后,我军爆破组成员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对敌人防御工事进行爆破。爆破组和突击组人员随着开辟的通道冲向前去。
当他们进入第二道壕沟时,架桥组在敌人凶猛火力的阻拦下,例亡增大,影响爆破组和突击组前进歼敌。我军在加大火力支援的同时,架桥组长于文明亲自率领战士跳下深深的壕沟,用身体顶着桥板让爆破组从桥上迅速通过;敌人也集中力射向木桥,用严密的火力网将桥身控制起来,于文明同志身中数弹辆牲(在清建战场时看到于文明烈士仍双手牢牢抱着桥板)。
在现场指挥的吕俊指导员亦被掷弹简弹炸得血肉横飞,当即牺牲;紧接着又传来教导员胡丙乙中弹殉国的噩耗及张超副营长员重伤的消息。
战斗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群情激怒,义愤填膺,我即令随营的参谋黄振东、副教导员张再田、团民运股长等同志立即负责三营的指挥。七、八连爆破组分别继续冲向前去,炸毁了敌碉堡的防护层和碉堡下面的两层结构,同时炸开了围墙,我军勇士们冲进围堡同敌人展开殊死的搏斗。
这时日军又向我们连续投掷摧泪化学弹,顿时日军据点毒雾迷漫,我进攻部队咳嗽、打喷嚏、流眼泪甚至有人感到窒息,但毒气没能阻挡我军前进歼敌的步伐,指战员们戴上土制防毒口罩,巧妙地利用毒雾的遮蔽连续爆破敌碉堡,雷鸣般的爆炸声,浓烟滚滚,尘土飞扬,所听到的是碉堡倒塌声和日军的惨叫声。
残存的敌人被埋在自掘的坟墓中,剩下零星日军退守围堡中心炮台和个别房舍负隅顽抗,我七、八连指战员速将敌人分割包围。这时三营负责同志
建议用预备队九连接替七、八连肃清残敌,九连指战员也迫切要求参战,而七、八连正打得上劲,要趁热肃清残敌。
我同意七、八连歼敌要求,继续战斗。残余日军垂死挣扎,第二次使用化学战剂,妄图固守待援,但敌人负隅顽抗只能待毙。我们的英雄战士火海刀山敢闯,铜墙铁壁能毁,10余名残敌终于在我军强大的军事进攻和政治攻势下,乖乖地放下了武器。
西山据点的伪军开始虽积极用火力策应日军水道据点,当我军俘获伪军大队长,又经我敌工人员喊话,他们动摇了。日军水道据点被我攻克,伪军只好缴械投降。8月25日上午8时,水道攻坚战胜利结束。水道上空阳光明媚,到处洋溢着胜利的欢呼声,铁打的水道只剩下断垣残碉。
我军强攻水道之际,守敌曾求援于烟台日军独立第五混成旅团第十九大队。8月25日上午驻烟台、牟平的日军80余人、伪军300余人,由其大队长舌田率领沿牟水公路进发,增援水道。但当他们到坎尺闯入我军预设的地雷区,顿时地雷遍地开花,炸得日伪军人仰马翻,鬼哭狼嚎,乱成一团。我伏击部队密集火力迎头痛击,这群狼狈为奸的日伪军残敌抱头鼠窜急忙逃回烟台。这次战斗又歼日军40余人,伪军伤亡100余人。
攻克铁打的水道,大大震憾了东海军分区境内的日伪军,极大地鼓舞了我区军民抗日的斗志。东海军分区部队和民兵趁胜进击该区的日伪据点,日伪军有的闻风弃城弃点撤退,有的反正投降。8月30日文登县城宣告解放;9月2日荣城伪保安大队副大队长滕品三慑于我军攻势,率部600余人企图投靠投降派赵保原,被我军截获,接受改编。至9月5 日,我东海军分区内数十个日伪据点除牟平县、威海外全获解放,
备注:1942年7月1日,胶东军区成立,贾若瑜任参谋长。在反击顽军游击第六纵队秦毓堂部的战役和粉粹日寇对胶东地区“拉网大扫荡”的战役中,贾若瑜表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
8月上旬,胶东军区在海阳留格庄歼灭秦毓堂第十七支队的战斗后,我东海军分区和军区第十七团合围了牟海县的滕甲庄据点。贾若瑜果断地决定以十七团为主攻部队,于下午5时半,以外部爆破的手段,从敌人东南角碉堡实施爆破进行攻坚战。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战,除了丁綍庭的第十三支队百余人逃往牟平县日、伪据点外,其余守敌全部被歼。这次战斗俘敌2000余人,缴枪2000来支,是当时胶东区在一次战斗中俘敌最多的一仗,也是胶东部队第一次使用炸药进行外部爆破攻坚的战例。秦毓堂部全部被歼,丁綍庭部主力被歼,驻海阳的第十四支队也各自逃散。仅我海阳独立营就收容溃散的投降派人、枪各数百。海阳城解放了,东海军分区辖区内的投降派全部肃清。从此,胶东军区部队避免了两面作战之苦,能够集中力量同日、伪军作战。
从1940年4月至新中国诞生,10年之中,贾若瑜参加了胶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部战役和战斗,并且参加了建设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斗争。1949年2月,贾若瑜任胶东军区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贾若瑜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教育长、副院长,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16年6月,贾若瑜逝世,享年101岁。
凯狮优配-加杠杆股票-炒股如何开杠杆-在线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